vsport体育在线官网,近日,拥有27年发展史、曾经的“世界500强”“广州第一民企”雪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雪松控股”)迎来了大结局。
2024年10月28日至11月2日,备受市场关注的雪松控股刑事案件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涉嫌罪名包括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背信运用受托财产、妨碍作证等。庭审过程中透露出诸多细节,也还原了雪松控股的惊天骗局。
“雪松案”涉及的被告合计19位自然人,除了张劲外,还包括谢少彬、韩刚Vsport体育平台,、卢松峰、李楠、范佳昱、杜晶、赵斌、刘湖源、林伟龙、何建斌、刘斌、孙玉武、黄旭斌、李婵娟、洪鸣、刘翠波、刘剑、陈超等。嫌疑人职位主要来自雪松控股的大宗贸易业务和财务业务。
雪松控股的问题早有端倪。雪松控股旗下设立了众多理财公司,发行理财产品。根据庭审信息,自2018年4月起,雪松控股借道各地金交所,共计发行1490个理财产品,其底层资产多为虚假贸易形成的债权,只有极少数产品的底层资产为雪松控股产业板块的真实资产。
这些理财产品承诺的预期收益最高为12%,共计募集资金约596亿元。多位雪松控股的投资人透露,他们分别购入雪松控股数千万元的理财产品,就是看中了它的世界五百强的身份,以及它在广州的众多项目。
至案发时,这些理财产品本息金额约400亿元已兑付,最终还有约6800名集资参与人的合计约200亿元资金未能兑付,相当于,平均一人294万。
检方指控称,雪松控股的理财产品底层资产多为虚假贸易形成的债权,只有极少数产品的底层资产为雪松控股产业板块的真实资产。雪松控股集团旗下共有数百家具有股权关系的子公司和孙公司,还实际控制470家“体外公司”,雪松控股设立“体外公司”的目的有二:一是用于构建虚假贸易;二是为了“背亏”,即将雪松控股的亏损额转移至体外公司。
据财新报道,根据庭审信息,检方列举了从2017年到2022年的几项重大支出: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之后,雪松控股旗下的私募基金面临清退,当时尚有156亿元有待兑付,最终采取的办法是拆东墙补西墙,通过发行部分理财产品募资进行了兑付。
2019年4月,雪松逆势扩张,收购出现风险的中江信托,并更名为雪松信托,交易对价近200亿元;而在拿下中江信托的同年,雪松控股还增资2.3亿元入股大连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公司(下称“大金所”),拿下近70%股权Vsport体育平台,,并接下大金所暴雷的理财产品。
此外,雪松控股还收购了网贷平台正勤金融80%股权,并更名为雪松普惠;雪松控股还花了20亿对齐翔腾达和雪松发展两只股票进行“市值管理”,最终全部亏空。
另根据财新报道,检方指控称在雪松控股此前的融资中,真实的资产以及股权几乎全部抵押或质押给了金融机构或者相关国企,用于换取融资;而虚假底层资产则几乎全部用于针对中小投资者发行理财产品。
检方还表示,雪松控股资金池有84亿实为张劲控制的“小金库”,用途包含艺术品拍卖、在北京及美国购买房产、通过汇入在瑞士的账户等。
至于张劲究竟有多少资金通过流向国外,根据检方说法,张劲在2021年底(雪松爆雷前),通过转出了至少2笔款项,分别是200万瑞士法郎和1100万美元。按照现行汇率计算,分别为1649万人民币及7871万人民币。
不过,这次庭审中,雪松控股创始人张劲,坚持辩护: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不认集资诈骗罪。
对于涉及“肆意挥霍公司资产”的指控,张劲也并不认可,他认为这些均属于公司正常投资,只不过是投资失败;对于“小金库”的说法,张劲则辩称“本人资产与公司资产高度混同,检方溯源至小金库的相当一部分支出,属于公司投资。”
在10月28日开庭首日,根据参与法院庭审旁听的投资者透露,大概有不到40位投资者参与了旁听。
对于6800名投资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在于,雪松控股还剩多少资产可以挽回损失。
在庭审时,当投资人听到张劲说出那句:“按照雪松现在所有资产变现来计算,能给投资人的兑付比例大约是3%”。估计内心只有无奈和失望。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2月全面“爆雷”后,雪松控股的债务,陆续发生了实质性违约。债务滚雪球,理财产品逾期,问题越来越大,投资人和债权人们都急了。
当时,广州市还成立了“雪松专班”,要求雪松控股方面自行详细梳理了各个产业板块的资产和负债,当时梳理的结果显示净资产为正值。
2022年年中,雪松控股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为其提供债务重组服务。根据毕马威在尽调后出具的报告显示,按照清算、悲观情形重组和乐观情形重组三种情况,给出了不同结论。
如按照清算或悲观情形重组进行处置,雪松控股将资不抵债,差额在200亿至350亿元之间。在乐观情形重组的情况下,雪松控股还将有20亿元的净资产。乐观情形重组是指雪松控股维持正常经营,所有的资产都能按照市场价进行处置。
根据检方提供的证据,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分局曾委托广东诚安信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专项审计,会计师又根据补充侦查获得的材料形成五份附属报告。总共六份审计报告涵盖了雪松控股“体外公司”的情况,结果显示雪松控股长期资不抵债,各大产业板块亦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债务爆雷后,债权人和投资人都急于拿回自己的本金。财新援引检方的指控称,雪松控股出现兑付困难之后,相关国企和金融机构迅速通过司法手段完成了资产转让和过户,得以快速“止损”;但中小投资者并没有从这些资产转让中获得补偿,而是面临“补偿无门”的境地。
需要说明的是,在雪松控股此前的融资中,真实的资产以及股权几乎全部抵押或质押给了金融机构或者相关国企,用于换取融资;而虚假底层资产则几乎全部用于针对中小投资者发行理财产品。
根据检方的说法,自2021年3月出现第一笔兑付逾期之后,雪松控股已向有关国企完成了13项资产转让,交易对价总计257亿元。而张劲的说法是,第一笔兑付逾期曝光后,雪松控股发行理财产品的规模骤降,但公司仍然通过资产转让或兑付的方式偿还了337亿元的债务,其中绝大部分都用于偿还国企。
比如张劲此前持有的齐翔腾达,如今的股东已经变更为山东国资;台一铜业(广州)公司、雪松铜业(广州)公司、广州何棠下旧改项目划转给广州科学城集团;三个房地产项目的股权被广州城投接盘等等。
最惨的,就是买了雪松理财的中小投资者们。因为根据张劲庭审所述,按照雪松控股现在的资产变现情况,能返回给中小投资者的比例仅剩3%。
根据官网介绍,雪松控股业务有大宗商品产业、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产业、产业投资、信托五大板块,并控股着雪松发展(002485.SZ)、齐翔腾达(002408.SZ)两大上市公司。
雪松掌门人张劲出生于1971年11月,是湖南宁乡人,本科就读于深圳大学金融系。1997年,张劲在广州创立雪松控股。公司以贸易融资起家,涉猎领域包括大宗商品、供应链、化工产业、房地产等。
2015年到2020年间,雪松控股营业收入规模增长迅速:2015年为593亿元,2016年为1570亿元(成为广州民企第一),2017年为2210亿元,2018年为2688亿元,2019年为2851亿元,2020年为233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雪松拿下耀眼成绩的背后,2015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彼时张劲将君华集团重组成雪松控股,分为供通云集团、化工集团、文旅集团、君华地产、社区生态运营集团以及金融服务等几大主营业务,并在当年实现了593亿元营收。
次年,张劲则提出了知名的“三个万亿”目标,即未来五年,雪松控股要实现万亿销售额、万亿资产和万亿市值。
2016年11月,雪松控股在A股发起了对齐翔腾达的要约收购,后又在2017年收购了希努尔(已改名“雪松发展”)。2019年4月,雪松控股收购“明天系”旗下的中江信托71.35%的股权,并于2019年4月完成股权变更和章程备案,将其更名为雪松信托,注册资本维持在30.05亿元不变。
在出手买买买之前,雪松控股的主营是大宗商品供应链,2015年的营收593亿。在全国供应链企业中,这样的盘子根本就排不上号。厦门三家世界500强国企的主营也都是供应链,建发集团的年营收规模超过万亿。
供应链企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利润率极低,基本上都在1%以内,厦门建发股份即便还有房地产在贡献利润,今年三季度的利润率也不过0.53%。这就难怪外界纳闷,雪松控股怎么会不差钱?
根据媒体报道,雪松控股曾经在2019年从广州工行和广东农行获得400亿元授信,但这是在收购之后,银行的经营逻辑是典型的嫌贫爱富,这属于情理之中。收购之前,雪松控股在2017-2019年发行过四只公司债,金额38亿;2019年还通过地方金交所发行了25.6亿元的融资计划。这也同样满足不了雪松控股的资金需求。
2020年,《证券时报》质疑雪松国际信托存在“幕后融资人”和“自融”问题。那意思是,雪松控股利用雪松国际信托这个平台为自己融资,这是违规的。
在媒体的质疑之下,雪松控股证实了外界的部分猜测。截至2020年6月末,雪松总资产810亿,总负债448亿,扣除商誉及无形资产后资产负债率55%,受限资产236亿,占比29%。
表面上看起来,雪松控股的财务还算健康,问题是,雪松国际信托成立不到两年时间,但业务规模已经高达百亿,这很不正常。按照雪松国际信托的宣传,公司所发行的信托产品,资金用途都有明确的去向,比如用于受让长虹电器、中国机械、五矿钢铁等一揽子大型国有企业的应收账款。
然而媒体通过对429笔账款比对后发现,长虹电器的账款只有8笔,中国机械只有2笔,五矿钢铁甚至一笔都没有,涉及的金额总共才不到8亿元。媒体据此怀疑,雪松国际信托两年里的近百亿融资多数是在为自己“化债”。
媒体的猜测在2021年得到验证。这一年,雪松控股的部分资产转让给了广州科学城集团,并先后把持有的齐翔腾达和雪松发展大部分股权抵押出去。由于向山东信托的借款还不上,齐翔集团被山东信托推着资产重整。2022年,山东能源集团取代雪松控股成为齐翔腾达的控制人。
2015年雪松控股重新梳理发展战略,确定了以资本运作为抓手开始规模扩张,提出了“万亿销售额、万亿资产和万亿市值”的奋斗目标。
今天回过头去看,恰恰就是这波把本来发展得好好的的广州第一民企“干残”了。如今,张劲身陷囹圄。
好好的一家世界500强,说陨落就陨落。事实上,雪松控股曾经能成为“广州第一民企”、“世界500强”,本身就充满了诡异与漏洞。
2015年,雪松控股营业收入还停留在593亿元,2016年即飙升至1570亿元,跃居“广州民企第一”。2017年,雪松的营收规模继续高速增长,达到2210亿元。2018年7月,雪松控股以327亿美元的营收首次入榜《财富》杂志的世界500强名单,此后连续四年上榜。
业绩狂飙的背后,很大程度上依赖融资性贸易。雪松控股把“融资性贸易“玩得风生水起。所谓“融资性贸易”,就是以贸易之名,行拆借融资之实。
简单来说,就是一些贸易企业资信不够,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就寻找信用良好的企业合作,虚构贸易周转,并将与这些信用良好的企业发生交易的票据用于融资。
这种融资手法还有一个高端的称谓,叫做“供应链金融”。雪松所谓的“供应链金融”,就是利用旗下皮包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来融资。
财新曾调查发现,齐穗实业这家公司曾出现在多份已爆雷的理财合同中。但工商资料显示,齐穗实业只是一家小微企业,但注册资本高达20亿元,在广州的注册地址先后换了四个。
然而就是这家公司,在2020年间,在大金所备案登记了20亿元理财产品。类似于齐穗实业这样的皮包公司,在雪松控股的供应链中比比皆是。诸多皮包公司在工商登记资料上的联系电话为同一个,或者注册地址为同一个。
这些理财产品涉及的上海、深圳、成都、广州等十余家公司疑似均为空壳。这些空壳公司通过开票空转流水,通过地方金交所等融资平台,将债权项目包装成理财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的自然人,最终爆雷。
但就是如此,雪松还赢得了不少广州国企的青睐。广州城投曾与雪松成立了合资公司广州市城投雪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到雪松的贸易闭环中;科学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则入股了广州科城雪领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0%。科学城集团是黄埔区属国企,双方合资的公司广州科城雪领投资有限公司,是当前雪松已经爆雷的理财产品的底层债务人之一。
2021年4月,雪松爆发资金链危机以来,雪松和广州市多家国企谈判,并成功处置了不少资产。仅仅一个月后,雪松控股将持有的台一铜业(广州)有限公司和雪松铜业(广州)有限公司的股权均转让给了科学城集团;2021年12月,雪松控股又将广州何棠下旧改项目卖给了科学城集团;同月,广州城投接盘了雪松旗下的三个房地产项目的股权。
时至如今,国企与雪松控股之间的恩怨,还没有结束。就在最近一个月里,广州市又开展了新一轮关于地方国企与雪松之间的交易排查,“要确定地方国企究竟踩了多大的坑”,以便相关部门开展下一步工作。
而在此之前,广东已有数名金融系统官员落马,均传与雪松控股有关。2022年10月,齐翔腾达董事、雪松系元老陈晖失联,据第一财经报道,失联原因可能涉及雪松控股向多家金融机构的融资事项。有知情人士称,“陈晖与广州农商行70亿抵押融资案中可能牵扯广州农商银行原董事长王继康案”。
就在刚刚过去的10月,传出曾经任职10年的广东顺德农商行原董事长姚真勇已经“多日无法取得联系”,目前证实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南方都市报报道称,顺德农商行近年不良率持续攀升,与接连踩中“宝能系”和“雪松系”等“雷区”关系密切。2023年,顺德农商行还一次性核销了涉及雪松控股的多笔贷款,总金额接近5亿元。
10月31日,雪松控股旗下雪松发展发布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617,599,788.87元,同比减少6.2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425,998.18元,同比减少218.03%。
另据财联社11月11日报道,天眼查深度风险信息显示,近日,雪松大宗商品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新增3条股权冻结信息,股权被执行的企业分别为广州联华实业有限公司、雪松供应链(云南)有限公司、雪松大宗商品供应链(宁波)有限公司,冻结股权数额合计48亿人民币,冻结期限均自2024年11月8日至2027年11月7日,执行法院均为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公开资料显示,雪松大宗商品供应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法定代表人为黄斌斌,注册资本5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商品零售贸易、货物进出口、贸易代理、商品信息咨询服务等,由雪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文章来源于万联网
把“融资性贸易”玩得风生水起!雪松案庭审细节曝光:被告19人,6800名投资者200亿未兑付,雪松大宗48亿股权亦被冻结
厦门象屿四连公告重磅大动作!吴捷接任董事长,取消对忠旺集团重整投资,控股股东拟整体受让江苏德龙债权,再融资申请获审核通过
物流业首家“A+H”公司诞生!加速国际化,顺丰港股上市成功开启“出海”新篇章
亚洲铝王“重生”!大宗供应链巨头厦门象屿拟参与忠旺集团重整,将全面进军铝全产业链
亚洲铝王“重生”!大宗供应链巨头厦门象屿拟参与忠旺集团重整,将全面进军铝全产业链